逃出你的肖申克(四)

Posted on

逃出你的肖申克(四):理智与情感

By 刘未鹏 – January 23, 2011

医学上,对于一些罹患严重癫痫症的病人,一种万不得已但颇为有效的方法是切断其大脑的胼胝体。胼胝体是两个脑半球之间的信息高速通道,含有2亿多条神经纤维,一旦切断之后,两脑半球之间的沟通也就相当于从信息时代回到了石器时代。经过这类手术的不幸的病人被称为“裂脑人”。对裂脑人的研究发现了关于人类大脑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性质,例如《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一章“一个脑还是两个脑”里面提到的研究揭示出左右脑在空间感,视觉触觉,语言方面的一些深刻而有趣的差异。

《How We Know What Isn’t So》里面则提到另一则非常有趣的有关裂脑人的研究:我们知道,语言能力主要在左脑。对于裂脑人,我们将两幅不同的图画分别呈现给裂脑人的左脑和右脑,呈现给左脑的图画上面是一只鸡爪,而呈现给右脑的则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牧场。这之后,让他从一堆图片中寻找能跟他看到的图片相匹配的图片。结果非常耐人寻味:裂脑人的左手(右脑控制)会去选择一把铁锹(铁锹铲除牧场上的白雪),而其右手(左脑控制)则会去选择一只小鸡(小鸡和鸡爪配对)。两个脑半球分别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选择了最匹配的图片。然而,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当实验者询问被试为什么选择这两幅图片的时候。裂脑人会说:“哦,很简单啊,小鸡有鸡爪,而铁锹用来铲鸡屎”。

我们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个实验所揭示的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铁锹之所以被选择,其实际的原因是为了和雪场匹配——铲雪。然而,铁锹和雪场的这个联系仅仅只有右脑清楚,而右脑是没有语言能力的。语言能力在左脑。当被试被要求对他的选择用语言进行解释的时候,是左脑的Broca区域在说话,而左脑没法和右脑沟通,所以不知道铁锹实际是用来铲雪的,但是,左脑仍然还是不假思索的给出了解释,而且病人真心相信这个解释“很显然”,“很简单”。可见我们的理性大脑非常善于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立即的,看上去合理的解释。

类似的一则关于超市购物的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购买货架上靠最右侧的袜子,尽管在实验中袜子是一样的。当被询问到选择的原因时人们会给出各种看似合理的解释,颜色质地什么的。可关键是,袜子是一样的!

以下这则经典实验(Maier的双绳实验(two-cord experiment))则被很多心理学书籍所引用,包括著名的《心理学与生活》:

实验者将两根绳子拴在房间的顶上,两根绳子相隔较远,一个人站在中间往两边伸出双臂是没法子同时够到两根绳子的,同样也别指望拽着其中一根去够另一根。而受试者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两根绳子的末端拴在一起。房间里有钳子,镊子,杆子,加长绳子这些工具。 许多被试很快想出用加长绳子的方法,但是Maier要求他们继续想更好的办法。绝大多数被试在Maier的要求之下都会最终黔驴技穷一筹莫展。就在他们一筹莫展几分钟之后,Maier会在房间里走动并偷偷貌似“无意”地碰到其中一根绳子,使得绳子晃荡起来。在这之后,一般45秒钟之后便会有受试者表示想到办法了——他们迅速地将一个重物绑到其中一根绳子上,让它像秋千一样荡起来,然后跑到另一根绳子那,抓住它,然后等那根绳子荡过来。Maier在他们“想出”解决方案之后立即就询问他们怎么想到的,超过2/3的被试给出了各种解释:“就是一瞬间,答案出现在脑海里了”,“这是唯一的可能了,要不还能怎样呢?”,“我忽然意识到可以把东西拴在绳子上让它荡起来”… 其中一位心理学教授的答案最具创意:“在排除了所有可能之后,把绳子荡起来是剩下的唯一可能了,我脑子里想到通过绳子荡过河的场面,还有猴子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这个意象和答案在我脑中一同闪现。”

剩下的不到1/3的被试表示是看到Maier把绳子碰动了才得到启发的。然而,即便是这1/3被试,他们真的是因为能够感知到大脑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所以才这么说的么?为此Maier做了另一个实验,唯一的区别在于,在原来触动绳子的暗示之前,Maier会先给另一个暗示(当然,被试不知道这是Maier的提示):将一个重物绑在绳子末端。结果是令人吃惊的:这个暗示毫无效果,被试依然一筹莫展。接着Maier才给出原先那个暗示。并对解决问题后的被试作采访,这次,他发现所有被试都认为是Maier绑重物那个举动提醒了他们,并且他们都不认为是原先真正有用的那个暗示的功劳。可见这1/3的被试也并不知道在他们大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知道答案,却往往不知道真正的求解思维过程。

如果有人问你,你最好的朋友叫什么名字?一瞬间,他/她的名字便会“蹦入”你的脑海,毫不费力,你脱口而出。可是如果我问你,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你的回答无非只能是:“很简单,我记得啊”。可是你又是怎么记起来的呢?从你的耳蜗感受到“你最好的朋友叫什么名字”这句话所产生的空气振动,并将其转化为神经电信号传入你大脑的听觉中枢,经过Wernicke区域,直到你的大脑从茫茫记忆中检索出这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中间发生了何等复杂的过程,又岂是简简单单的“蹦出来了”可以解释的?我们的意识就像是一个等着老师给出答案的小学生,只能眼巴巴的在那等着,至于老师是怎么想出答案的,老师不告诉你。

我们的生活中面临很多或小或大的决策:和谁吃饭,什么时候去超市,买这款衣服还是那款,要不要去看那部电影,晚上是学习呢还是玩游戏,该不该主动接下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买房还是不买,抛掉还是持有,出国还是留下,等等等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决策是有充分的理性考虑的,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如果你事后问他/她,他/她会告诉你很多很多听上去很有道理的理由:“我今天需要休息一下,所以玩会游戏”,“政府不会让房价下跌的,所以我打算买了”,“现在神马股份还在亏钱,所以不能卖”。如果你问另一些人,他们也同样会告诉另一些听上去同样很有道理的道理:“玩游戏没意思,还是学点东西好”,“不想拿父母多年的积蓄一下花掉,感觉自己在啃老”,“神马股份还不知道会跌到哪呢,还是撤了吧”。

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道理,真的是驱使我们内心作出决定的理由么?很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答案是否定的。说要休息一下才玩游戏,其实真正原因也许是受到游戏中那些在现实中找不到的成就感的驱使。说玩游戏没意思,其实真正原因也许是最近现实生活中受了打击想要天天向上一把。说政府不会让房价下跌所以买房,也许真正原因是周围的人买了房而女朋友也在嚷嚷。说不想啃老所以不买房,真正理由可能是厌恶风险。说股票还在亏所以不能卖,真正理由可能是侥幸加贪婪心理,说股票还不知道跌到哪呢赶紧卖,真正理由可能是损失规避心理。

真正的理由有时候往往隐藏在意识触及不到的地方,由我们的情绪大脑所掌控,当它引导我们的情绪大脑作出决定之后,才发个红头文件通知我们的理性大脑,我们的理性大脑于是便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实验中描述的那样,迅速而果断地给出各种听上去很合理的解释,让我们的决定和行为看上去无懈可击。

晚上是玩游戏呢还是看书呢?你的情绪大脑果断给出答复——玩游戏。你其实理智上希望自己能够看看书,但在你强大的情绪大脑面前,你的理性大脑只能屈服,但你又不能让自己处于天人交战的纠结状态,所以你的理性大脑便用各种理由来搪塞自己:“就玩一小会”,“人也要有休息嘛”,“今天玩,明天一定加倍学习补偿今天的时间”。

为什么投降的一方反而是代表着更高级认知能力的理性大脑?从进化角度来说,我们原始的情绪大脑早在远古的远古就已经存在并且为物种的生存繁衍作出卓越的贡献了(虽然大脑中的这一部分系统只能进行很简单的判断和条件反射,但他们无疑把守了对物种的持续存在而言最为基本且重要的一些功能——食物,性,自然环境中的危险,社会交互行为,道德感等等(《欲望之源》,《进化心理学》))。它们的进化年代要比理性大脑深远的多,它们就像漫长岁月中伴随着生物一路进化走过来的老功臣,拥有强大的权力和力量,却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在最近的5百年发生了迅速和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几十上百万年的漫漫进化路来说只仿佛一瞬,然而就在这一瞬间,整个世界完全不一样了,可老功臣还没有来得及退休,还在掌管着我们的大脑,引导着我们作出各种跟不上时代的决策。(《逃出你的肖申克(三):遇见20万年前的自己》

人的大脑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整体设计,而是随着漫长的岁月在进化中被不断地添添补补,就像一台7拼8凑攒出来的电脑,CPU是新的,主板却是老的,老的主板不能很好的兼容新的CPU,结果CPU的性能便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可怜我们在进化上比较新近的新皮质(neocortex),拥有强大的计划能力和认知能力,但在一些原始诱惑面前却总是无法做到淡定。因为大脑中的这些原始模块还没有很好的和新模块兼容。如果你面前有一条毒牙被拔掉了的小蛇,你敢用手去抓么,抓的时候你能不汗毛倒竖么?漫长的进化在我们的基因中刻下了一些“硬编码”的特性,比如对滑不溜丢游来游去的东西感到本能的害怕,因为自然环境中这些动物往往是有剧毒的,它们是生活在野外的先祖们主要的生命威胁之一。虽然你的理性大脑的强大认知能力让你确信你面前的这条蛇是没有毒的,完全不用担心,但是你的原始大脑却根本不理会。你的理性大脑能够运用语言,能够理解公式,而你的原始大脑却只懂条件反射,如果你多接触这些无毒的蛇,你多抓他们几次,久而久之你就会不怕了,这叫去敏感化,去敏感化是你的原始大脑所懂得的语言,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较容易地说服你的原始大脑。同样的道理,我们常说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别人说破了嘴皮子的道理也没用,非要吃个大亏载个大跟头,跌得头破血流,才印象深刻从此不敢越雷池一步,为什么?因为你的原始大脑根本不懂那么多道理,它就是要遇到吃亏之后巨大的负面反馈才能习得一个条件反射。

只要我们的情绪大脑首先认定了一件事情,我们那点可怜的理性思维便很容易屈从于情绪大脑发下的命令——把事情往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

《谁会认错》里面便引用了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在宣扬末日论组织里面“卧底”的见闻,该组织的成员为了能够在末日到来的时候被UFO接走,抛家弃子,放弃财富。而当那个被预言的时刻到来的时候,一切没有发生,心理学家发现,预言的破灭却并没有影响信徒们的信念一分一毫,他们的领头人解释道:因为那些相信者的诚意打动了上帝,所以毁灭没有发生。那些原本相信的,反而变得更相信,他们相信是他们的诚意避免了灾难,并努力地劝说更多的人加入。也有那些原本就不大信的,自然是更不相信。

类似的,《决策与判断》上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真实故事:1980年的某一天,美国空战司令部的计算机突然发出警报——苏联的一枚核弹正在向美国本土飞来。司令部立即调兵遣将,迅速为一场核战做好了准备,然而3分钟之后,工程人员发现是计算机的一个小零部件故障造成的。然而,这场虚惊之后,大众的反应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原先支持核武装的,认为现在感觉更加安全了(因为“事实证明这类的故障是完全可克服的”);而原先反对核武装的则认为更不安全了(因为“这类错误信号 可能导致苏联过度反应,引发真正的核战”)。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三里岛核泄露事件之后,同样的,反对者认为(“这表明管理部门没有办法安全管理核能”), 支持者认为(“这正表明这样的危险没有想像得那么严重,是可克服的”)。

只要一件事情尚存在对自己有利的解释,我们的大脑便会毫不犹豫地掩耳盗铃地认为那就是唯一的解释。

慕容雪村在《中国,少了一味药》当中记录了自己在传销窝中待了近1个月的见闻。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传销者真正相信他们正在做的是一项国家暗中支持的事业。根据书中描述,典型论据有三:一,要不是国家暗中支持,怎么会有内部通话免费的集团号码。二,要不是国家支持,他们通过银行转账的操作怎么不被国家查封。三,要不是国家支持,当地怎么那么多住房租给他们。再加上亲友说服,从众压力等各种手段之下,他们逐渐相信这是件大好事。在外界对传销的印象和事实的差别之中,也许最大的差别就是,和人们想象的不同,传销者并不挟持人生自由和财物,相反,他们想尽办法鼓励你去自己思考和判断!例如以上关于“国家支持”的论证,对于有常识的人来说漏洞很多,对于没有常识的人来说,只要有警惕心理,肯去调查,总能发现另一种解释。但是,对于内心希望这一切都是“国家支持”的所以自己就能真的赚几百万大钱的人来说,这些“有利”的证据便不会被过分深究和审查。所以传销窝中各色人等都有,包括见过世面的老江湖,甚至还有专门报导传销的新闻记者。人类心理的弱点之强大可见一斑。更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竟能把外面铺垫盖地的反传销宣传解释为是“国家宏观调控”,目的是为了不让人涌到这个行业中来,保证行业中的人的利益。“要不然,他们突击抓完人之后怎么给你买张票送你上火车之后就不管了呢——做做样子嘛”,他们相信这所谓“宏观调控”么?相信,而且无比相信。只要一种解释是对自己有利的,我们便不想去推敲和反驳,再漏洞百出的事情看上去也不无可能,而且只要一种解释是有可能的,我们就认定其一定是的,强大的情绪大脑会阻止理性大脑去往深入了想。而对于对自己不利的解释,我们或者忽略,或者则会异常仔细去推敲,抓住一个漏洞则相信已完全推翻了该解释。

尤其是当人们为一件事情付出了金钱,社会关系,很多很多之后(这在宗教末世论组织和传销组织中何其相似),这些既有付出便会对他们的思维产生越来越强大的影响(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便是如此),我们的思想被迫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这就是著名的“认知失调”——这个心理学词汇已经如此有名,以至于出现在了呆伯特漫画中了),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那么大的付出是愚蠢而错误的,为了让自己不是愚蠢且错误的,理性大脑不再是客观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唯唯诺诺为了维护自己情感的下属系统——“因为我们的信念感动了上帝,所以毁灭没有发生,这是唯一的解释”,至于那个另一种解释,因为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我很愚蠢”这个结论,被人们的情绪大脑无情地驳回了。

一件事情总是有两个解释:一个平凡的解释和一个疯狂的解释(《逃出你的肖申克(二):从视觉错觉到偏见》。而从自我辩护的角度看,一件事情总是有两种解释: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解释,和一种对自己不利的解释。只要选择前者,我们便能够自欺欺人地将自己蒙混过关。

刘慈欣在《三体II》里面提到“思想钢印”和“钢印族”,其实何必去设想那样一种能够改变人类大脑中神经元连接方式的机器。我们每个人大脑中都有思想钢印。这道钢印由经验打造,用自尊来维护,牢不可破,比钻石的硬度还要高。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会对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不加细查,而对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则死抠烂打揪住一点小辫子就不放;同样,我们还会倾向于勤劳收集有利证据,并忽视不利证据。事实是,当我们内心的天平早已经倾斜了之后,看来荒谬无比的理由也变得光辉灿烂,别人很有道理的反驳也能被抠出“致命”漏洞。

因此,当你觉得自己想的很有道理,无懈可击,客观公正的时候,你是否真正像你认为的那样客观呢?Artemus Ward曾经说过:并不是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让我们陷入麻烦,而是那些我们认定自己知道,却实际上是错误的知识,让我们陷入麻烦。客观意味着承认存在未知信息的可能性,理性意味着能够从对立面的视角去看问题和思考。学会质疑自己的判断,假设自己是站在对立面的立场上帮他说话,往往能够发现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即便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试着去理解错误的一方为什么会错,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看法和认识,也往往能够得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正确其实常常也是碰巧站对了队伍,而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来自于严密的逻辑和不可辩驳的证据。最后,与其让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不如自己试着去发现自己的错误

难道没有办法克服人类心理的天生漏洞么?有。大脑符合用进废退的原理,越经常使用的区域会越来越强大。如果你总是情绪用事,不假思索,那么这种思维习惯便会越来越强大;如果你总是理性思考,反省自己的判断,能换立场去看问题,那么这样的思维习惯逐渐也会越来越强大。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习惯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习惯中跳出来,必然要依赖于外界的力量——对于心理机制的知识。仅仅是知道一些常见的行为陷阱和心理弱点的存在(《别做正常的傻瓜》,《决策与判断》,《Predictably Irrational》,《How We Know What Isn’t So》等等)便已经可以帮我们避免很多的决策失误。而如果能够进一步理解这些陷阱和弱点的深层原因(《Kludge》,《进化心理学》,《追寻记忆的痕迹》,《Simple Heuristics that Makes Us Smart》,《欲望之源》,《自私的基因》等等),则更可能说服自己做正确的事情。能够改变既有的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单纯的自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你理智上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你的情绪大脑却就是不买账,一些比较坚定的人能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强迫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这殊为不易,不是像我这样的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但是,无论任何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去做正确的事情,不去做错误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自制是因为情绪大脑并不知道也并不承认这件事情是错误的。举个最稀松平常的例子,去学习还是去玩游戏(并不是提倡不玩游戏,这里只是说在你希望自己能够不玩游戏做点别的事情的那些时候,你能够成功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纠结半天并败下阵来。),理智上我们倾向于认为学习是件“好”事情,游戏则常常是件“不好”的事情,然而情感上,我们认为学习是痛苦的,游戏是开心的。而开心的的确确就是一件好事情,痛苦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两个大脑模块的声音完全相反。如果你无法说服你的情绪大脑,那么所谓的自制就是强迫和纠结,天人交战,正如前文所说,最后败下阵来的也往往是理性大脑。然而如果你意识到对于游戏的热爱其实是完全正常的,我们玩游戏是为了获得群体认同感和成就感,对它们的追求早在几十万年以前就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上,获得群体认同和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优势。然而,由于这部分动机来源于我们相对原始的大脑,而后者的进化年代早在几十万年之前,在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电脑,虚拟世界,虚拟货币这些东西,尽管我们的理性大脑能够认识到虚拟世界中的成就往往并不能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成就(电子竞技是一个反例),然而我们的原始大脑却无法区分虚拟和现实。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至少你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我们对于高脂肪和高热量的无穷热爱也是如此——在先祖生存的贫瘠环境中,脂肪和热量是稀缺的,因而“尽量吃了存起来”几乎总是正确的),而当你进一步意识到自己无法自制的原因是因为你大脑原始的那部分仍然天真地认为你还处在石器时代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任其驱使自己是愚蠢的事情,而我们的情绪大脑自然不希望自己是愚蠢的;而另一方面,认识到以上这些知识,认识到大脑的局限性,并最终摆脱它的错误驱使,则让人情绪上感到聪明和愉悦。于是我们就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利用情绪大脑本身的动力来推动了它本身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则来自于一项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该实验被称为“棉花糖实验”,其目的是建立儿童在延迟满足方面的自我约束力与日后取得个人成就之间的联系,但我想说的是实验当中那些成功地抵制住了棉花糖诱惑的儿童,这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为什么他们最终成功了,成功的原因并不在于棉花糖对他们的诱惑较小,对于这部分儿童而言,棉花糖的诱惑同样巨大,他们在抵制诱惑的时候显得异常痛苦,但他们的能耐在于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技巧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让自己盯着棉花糖,让自己忙于干其他事情,通过这样的技巧,他们成功地将强大的刺激源从原始大脑面前移开,并且通过让自己忙于干一些其他事情来让大脑处于“忙碌”“被占用”的状态,阻止原始大脑老去往棉花糖上想。但是这跟学习心理学的好处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这些小孩在实验之前系统学习了进化心理学不成?他们显然没有。但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恰恰是能够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殊途同归的是,即便我们并非像一些有天分的人那样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对付自己内心的另一个声音,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我们也能够后天地获得这些方法,而通过这些方法,我们便更可能成功地绕过甚至克服我们大脑天生的缺陷。这就是为什么我相信人人都该学点心理学的原因。 Tags: 思维改变生活

About 刘未鹏

Comment navigation

Newer Comments →

  1. wangtao on January 23, 2011 at 8:58 pm said:

谢谢好文。

让我耳目一新,觉得泡妞更有意思了。

这和泡妞有什么关系吗

为了心安而理得

这话说得很好,谢谢 :)

坐个沙发再看。

感谢未鹏,解决了我长久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人要经历才会懂得。

很艰难,真的很艰难;即使你有阿基里斯的勇猛也无济于事,一个人和自己的影子的战斗是最艰难的,那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其实倒是有一个小方法,就是构造一个反例,在你最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对一些你做过的事情进行情景还原,然后构造一个反例,思维混乱,立刻陷入暴走状态,痛苦、抽搐,如遭电击,有时候甚至会出一身汗。

其实不是面子问题,而是确实很痛苦,犹如要把长好的皮肉撕开,把子弹挖出来那种感觉,掩盖和麻醉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方法,你非要把它撕开,相当于重新经历一次, 虽然刺激源已经不在了,但是你还是以为它在,犹如身处阿鼻地狱。

当你分清你当时不能改变的和你能够改变的,并能理性的看待,自然就好了。 其实所有心理学知识都是基于记忆和遗忘定律的,你理性认识了就会遗忘,就好了, 那些硬编码就忘掉了,例如通过判读滑不溜丢游来游去的东西来识别危险,就会把这个东东遗忘掉了,可能会把这块认识进行更新。

经历才会懂得,重新认识才会遗忘;

不过有一些事你要小心,整理自己的大脑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有充沛的体力的时候才去做,稍有不慎可是走火入魔的状态,这个我还是建议用规章制度来解决,到时候你按照手册去干就是了,手册是“理性人”,你是人,人是有感情的会犯错的。

总之别拿自己开玩笑,有时候怕引发精神类疾病。时刻记住你是人,人是有感情的,你不是机器不是理性人,永远不是而且永远不希望自己是。

放心,gordon,我们不可能变成机器人的!人类的情感大脑并不是没用,其实是非常有用的,就是在几百万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感性大脑也能帮我们做出很多理性大脑根本做不出的决定!(比如你买车的时候选车,买房的时候选房这些变量太多的选择,具体见《how we decide》)进化是这样的,由于感性大脑仍然有它舍我其谁的优势,就不会进化掉。最后,就算真的进化,这个进化是基因决定的,不是你训练就能训练过去的。心理学和心理悬疑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大心理学家很平静的讨论知识,而后者是那些半吊子导演作家编着情节让你恐惧哪天会不会成疯子~~

是的,情绪大脑的确在有些决定上很擅长。也可参见《Gut Feelings》,以及《Intuition: Its Powers and Perils》《Blink》(个人觉得Blink其实不咋地),

我也觉得Blink不咋地,还有你写了这么多思维方法,心理学的东西,有运用到实际吗,理论和实际有产生过交集嘛!还是只是说这好听!一个很大的疑问?还有,你写一片文章要多长时间,应该很辛苦,很费时吧,还是你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写观点已经是你洗漱平常的想法,随口到来!?盼望回复!还有这个验证码实在太疼了,特别是黑白相间的地方,搞了好几次都不行!

求回复!!

我现在只能笼统的说心理学和生活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借助于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对决策,学习,记忆,判断等等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些理解来避免很多错误和陷阱,以及得到更正确的方法。例如我曾经写的《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和《跟波利亚学解题》;也可以参考目前很流行的许多行为经济学的书籍(Nudge为代表)。至于更多紧密的联系,我希望以后能够理清楚了慢慢讲来。

从基因的角度上来说,训练是可以改变大脑进化方向的,可以把训练看作是一种“选择”,长期迫使大脑做某种选择,或者用教训、事实等,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这是已知的,而在基因上,可以通过启动子、RNAi、蛋白降解等多种方式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与否,甚至可能最终使某些基因消失(这个俺也不清楚鸟,就是畅想一下)

“我们将两幅不同的图画分别呈现给裂脑人的左脑和右脑” 怎么做到的

可以参见《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一章。人眼存在两个特定的视域,在左视域中的图像只会传给右脑,反之亦然。

及时赶到,先留名后阅读。

一句话,按文档走吧,简单、简洁、直接。

我老觉得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学问题,把前沿知识作为运用,这是很可怕的,没人愿意做小白鼠,按文档走吧,至少这个方法本征无害。(本征无害就是引入这个方法,不会对原有系统造成影响。)

有时候即使你引入正确的东西,可能会对原系统造成混乱,成本代价太高昂了。在原系统中引入一个东西,首先要保证本征无害,还要反复测试。不是那么简单的,让你们不理性,让你们不理性,拿着棒槌一个一个敲,呵呵。

而从自我辩护的角度看,一件事情总是有两种解释: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解释,和一种对自己不利的解释。只要选择者,我们便能够自欺欺人地将自己蒙混过关。

应该是选择“前”者吧?

感谢指出,已订正。

刘未鹏终于又有大作了!让我先激动一个~pongba每次都是杰作,谁好意思不留言啊

嗯,情感大脑水完了,说一下我理智大脑的话:

  1. 说实话,很多内容《How we decide》(因为我一直都在看这本书一直拖到现在终于要看完了)里面也讲了:) 嗯,是不是看来目前心理学神经学最大的突破就是这些了呢?(当然这些已经很牛逼很牛逼了)而刘未鹏加入了自己的思考,那些思考将心理学的理论其实一针见血地说出来了!非常透彻!

  2. 沉没成本 的概念跟神经学挂钩,这个很牛逼,以前没有想到这一茬!这样,就对了!

  3. ”能够改变既有的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以前认为自制力能搞定一切,能让我在寝室学习照样不颓废,关键在自制力!现在发现了,他妈有自习室那么好的条件,干嘛不用——要知道,让自己不受诱惑并不是刻意把诱惑放到眼前然后继续干自己的,而是想尽一切办法不受,也就是说,规避诱惑源、唤醒理智、保持规律生活(让大脑时刻清醒)等等手段能用的,干嘛不用!

  4. 最后一段,pongba这样的经过周到详密加科学的论证,最后告诉你如何把这些理论用到与人相处上,确实要比其他励志书教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站在他人角度上看问题”给力的多了!!

  5. 与其让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不如自己试着去发现自己的错误。 这个与其。。。不如。。。我觉得有点不妥啊,让别人指出错误地位应该和后者平起平坐的。改成:我们都喜欢让。。。,为何不自己。。。?:-)本人语言造诣还是太烂。。。想不出什么文邹邹又牛逼逼的话~~~失败。。。

  6. 刚才看到上一条留言,再补充一个:放心,gordon,我们不可能变成机器人的!人类的情感大脑并不是没用,其实是非常有用的,就是在几百万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感性大脑也能帮我们做出很多理性大脑根本做不出的决定!(比如你买车的时候选车,买房的时候选房这些变量太多的选择,具体见《how we decide》)进化是这样的,由于感性大脑仍然有它舍我其谁的优势,就不会进化掉。最后,就算真的进化,这个进化是基因决定的,不是你训练就能训练过去的。心理学和心理悬疑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大心理学家很平静的讨论知识,而后者是那些半吊子导演作家编着情节让你恐惧哪天会不会成疯子~~

您的肖申克系列我一直都在看,而且根据您的指引读了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喜欢您论证严密、逻辑清晰的风格。

每次要就几年不写,一写就是颠覆思维的大作啊…… 默默地收藏果然是个好点子 可惜我学了四年的心理学,除了团体辅导自己会用以外 其余的都严重缺乏实践和深刻的个人认知

“能够改变既有的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 不敢苟同。我估计,看心理学书之后改变坏习惯的人,远比生活中通过强烈的体验冲击或者某天突然顿悟而改变坏习惯的人要少得多。

感觉这次的文章,全是书摘的拼凑。而书摘又只是为了证明你的一个论点,但这个证明很多时候是不充分的,只不过加上这么多书摘,实验之后,让原本的一些论点看起来更唬人而已。

“能够改变既有的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这句话的确论据不够。等我想想再加点内容。

你说得对,这篇文章本身我也不够满意。总觉得说的还不够深入。我还会再改改。谢谢。

最关键的问题是,所引用的这些实验结论,我觉得都过于狭窄,看到这些不错的实验设计和结果,会觉得有所收获,但其实并未增加多少深刻的认知,如果有,那其实是你自己早就倾向于相信的,在实验的支持基础上引申出来的而已,实验本身可没说那么多。

习惯是怎么形成的?习惯又是为什么难以改变?一些心理学知识就能改变习惯?我完全不能同意。除非一个人本来就是极度理智,只要他认为应该去做的就能够去做,这样的人可以看到一些新知识就能相应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要改变习惯根本不成问题。

而大多数普通人,要改变习惯需要的要多得多。从实际步骤上,一般需要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并且把这个新习惯重复到完全巩固下来。那么如何做到这些步骤?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想你本来想说的,也许是看到一些心理学知识把你本来模糊之中的一些认识深化了,有了一些冲击,这个冲击本身,可能会对改变习惯有所作用,但这个冲击的本质,是情感上的,经验上的,事实上不是知识上的。

换个角度分析,当新习惯能替代旧习惯时,说明在需要做出选择的场景下,人的第一选择不再是旧习惯的倾向,这个选择的改变,可以来自决心,但决心往往不能持久。也可以来自外部约束,这个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最难的是顿悟式的思维观点的重大改变。

关于习惯,我认同你的观点。仅仅靠看书是远远不够的,除非拥有强大的理性。

但我认为知道为什么习惯难以改变,了解为什么我们希望自己改变但总是坠入原有的行为陷阱,了解这背后的脑科学机制,至少是一个开始。我希望以后能够有足够的认识能够继续深入这个问题,目前我也只能说,多阅读这方面的知识和思考,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至少在我自己身上得到了确实的影响。

关于文中的实验和结论,一方面那些结论其实是经典结论,并不是我个人的臆测。双绳实验的结论在《Telling more than we can know》这篇经典(很老了)的paper里面有详细阐述。裂脑人研究的结论在《How We Know What Isn’t So》里面有介绍。至于后面的自我辩护,认知失调,原始大脑和现代理性大脑这些,也都是这个领域的现有结论。我不是神经科学科班,对于这类结论我基本是不敢胡乱外推的。

这些实验从客观、可证明的角度强有力地说明了一些实验前也可能被发现的现象。但这些实验在“脑科学机制”上的深度只是通过裂脑人实验划分了左右脑功能,以及区分了理智脑和情绪脑而已。什么时候能分析到电生理学,神经元的活动,能通过植入电极的刺激改变这些错误(要是觉得插电极太夸张,那就放音乐好了),那时叫脑科学还差不多,在此之前,也就是心理学解释而已。

通观你这篇文章的主题,基本就是:人们容易用各种解释来给情绪脑作的事进行装饰,其实不了解实际发生了什么,于是应该用理智来替代情绪脑的习惯行为。

实际上理智和情绪的划分远没有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划分明晰。上述某些实验的结论,用潜意识和显意识的区分解释会更合适。

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理性作用还是情绪作用?一般的直觉会觉得是理性在解决问题,那为什么双绳实验的结论里把解决问题过程当成我们不了解的过程呢?

我个人会对理性,情绪做出这样的划分: 1.由化学作用产生的情绪作用,有明确的对应的激素、特殊物质,产生直接的冲动。 2.思维过程中的各种判断,猜测,一眼过去的直觉--也就是某种shortcut,可能基于过去经验,可以称之为主观思维。 3.所谓的理性思维,因为抽象,因为逻辑化而可以稳定下来,认为是客观的,在特定上下文中不可动摇--其实可能只是暂时的,但在所讨论问题的前提下先认为是客观的。

1是真正的情绪,爬虫脑,通过反射形成通路,也就是习惯。2是人思维中不可缺少的,时时刻刻我们都在做无数假设,判断,我们不可能去证明、深究所有这些假设,很多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

2和1有类似之处,但根本不是情绪在思维,我们仍然在用理性,只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必须做出选择,必须相信一种答案,这些选择过程可以通过反复重复而形成类似习惯的机制。这些过程可以有情绪参与,也可以实际与情绪无关。但它们正是你所指的“情绪脑”过程。

3是极特殊的,永远只能是少数,幸运的理性思维。真正的理性只能限制自己,纯粹自己才能是无干扰的理性,但为了保证自己的绝对正确,就必然是不现实的。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使用绝对理性进行思维。试图用理性3去取代2以便避免常犯的错误,那是做不到的。

2的问题,在于许多假设判断是下意识的,习惯的,熟知的,难以被察觉的。只要他们被察觉,就可以深化,就可以更加准确,难点在于察觉。

关于理性,情绪,察觉,可以看看葛吉夫的书。他关于人是一架马车的论述,非常有启发。 下面的段落是我整理修改过的: “人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由四个互相连结,或互不连结,或连结得很糟的部份组成。车和马,由车辕连结起来;马和驾驶,由缰绳连结起来;驾驶和主人,由主人的声音连结起来。但驾驶必须听见并了解主人的声音。他必须知道如何驾驭,而马儿必须被训练到能服从缰绳。至于马和车之间的关系,马必须被适当地束缚。马,就是我们的情感;车,就是我们的肉身。驾驶就是理智。为了能够听见主人的声音,这驾驶首先必须不睡着,也就是说他必须醒来。然后或许会发现主人说的是一种他所听不懂的话。驾驶必须学会这种语言。当他学会了,他就会了解他的主人。与此同时,他必须学会驾驭这马,将它缚向马车,喂它,梳理它,并且将车子保持在良好状况中。理智必须学会控制情感。情感总是把肉身拉着走。”

实际上,要解决你说的问题,关键是在于相互了解,而不是用一个去取代另一个。

我最初的评论可能语气比较不客气,因为觉得你在用一个又一个的实验和引文来证明一些不难获得同意的观点,有点像钱钟书写管锥编,到处都是亮光闪闪的引用和出处,过于喧宾夺主了。

如果先把你的论点和论述过程直接写出来,然后再用实验进行补充说明,我觉得感觉会好一些,思路会更为清晰。

再补充一下我所说的第2种主观思维,或者叫价值观思维更为准确。

人生活在环境中,许多时候必须做出各种选择,一系列选择,没有条件去追求客观,完全准确,全部信息,只能根据已有的信息,自己的倾向做出猜测和判断,最多事后根据反馈进行一些调整。这里的倾向是理智和价值观结合的结果。价值观就是对事物的评估,没有完全理性根据,直接标出每个选择对自己的价值。一切理智不足以判断的不完全信息场合,在必须作出结论的时候,价值观都可以给出答案。这个价值观也就是一个人的个性,是一个比较广义的说法。如果一个人无法作出选择或者很难做出选择,那证明在这个具体选择上他的价值观尚未建立,或者他的价值观体系在这一点上有矛盾冲突的地方--人的价值观必然是一个体系,参考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改变价值观,就改变一切,不改变价值观,一切都不会改变。

价值观思维可以有情绪参与,也可以是完全基于理性的。在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决策中,某一个环节的选择,好比要不要看一本书,可以是情绪上的喜欢或不喜欢为主,也可以由自己的理性分析做出的倾向性决策,全看这个人是哪种类型的人。

试图改变自己的类型,恐怕是徒劳的。

只要能意识到那一系列的选择,假设,判断的存在,就足够改进了。最理想的改进,就是一个人的整个价值观体系内部相互协调,从大到小的目标也就是动机相互配合,应用到具体事务上有经过考察的正确习惯作为基准参考。

但我不认为这种改进和人们容易去幻想的用理性取代情绪是一回事。只要试图去做人工智能,就会知道理性的局限,而价值观思维正是补充纯粹理性所必须的。

学习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决策与判断,我们知道了很多天生会犯的一些逻辑谬误和错误决策习惯,那么在生活当中可以在一段时间有意识的反省平时的决策判断有没有规避那些错误。运用这些自省活动来去纠正天生的错误,久了之后就可以养成习惯了(《学习的艺术》中关于知识和技能的记忆无意识话)

你对于“价值观”的论述很精彩,至于认识到这些之后怎么做,你说:“最理想的改进,就是一个人的整个价值观体系内部相互协调,从大到小的目标也就是动机相互配合,应用到具体事务上有经过考察的正确习惯作为基准参考。” 个人觉得这个结论没能给我们明确的易操作的指导。你的意思是我们要顺应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然后以此为基准做决策吗?那么如何形成、评价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呢?

相比之下,博主给出的指导就明确一些——从有关思维的各种研究成果着手,培养“理性”思维能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决策。

最后强调一下我的观点:我更赞同你的结论,但找不到好的操作方法。因此在实际学习中,我更倾向于博主的做法。希望你能推荐一些关于价值观的书籍,非常感谢。

知识这个词,被用的太滥了。一般人们所指的知识,只是一些僵死的语言沉淀。这些东西被人背下来了,就叫记忆;被理解了,叫作认识;去应用了,变成技能;能重新构造,加到自己的理论体系,对世界的模型框架之中的,就上升到哲学。

如果你学到的知识变成了哲学,那改变习惯应该不难。否则的话,一般意义上的读书和知识,对改变习惯不会有什么帮助。

您的評論也很精彩

我的理解是,作者强调知识的作用,意思是了解某些行为或现象背后的原理,这样能够有更好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也能够的放矢的制定对策,这些都能够帮助改变习惯。所以,”能够改变既有的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这里并不是说 “知识“(一般意义上的) 都 可以改变习惯。。。也不是说”知识“ 就 可以改变习惯。。。

要改变习惯,让新的习惯左右决策,需要解放先思想改变观念。解放思想的过程是学习认知的过程。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先解放思想。 知识,已经理解的认识。

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人会尽力去遵守承诺,尤其是在从未失约的情况下。 也许我们也可以这样,先认真的承诺,然后自己会自觉的去尽力维护

好文。你Blog的更新速度基本可以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3年啊:)

哈哈,同感!

谢谢分享~你的文章总是那么棒~

不错,给力!!!

你的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倒数第三段,作者已经给出了答案。

感谢这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有两个问题:

  1. 考虑到人的大脑中有 更高级认知能力的理性大脑 和 原始的情绪大脑,我们在前者中储存的知识很不会随着时间逐步转移到后者中?
  2. 作者是不是认为人人学习心理学,应主要集中精力在学习人的认知过程上?从文中来看,似乎学会控制、掌握调整情绪比了解认知的原理更加重要。作者会不会在后续文章中介绍些关于情绪的话题?

精品文章。思维改变生活,无处不在呐

其实我很同意的gordon的看法,在想改变的时候,确实很难判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是情绪,哪些的理性。对待一个现实问题时,你要分析,特别在追求严密逻辑时,往往在肯定和否定双边都得到足够的支持。

所以应该强调手册的重要性,认准一个东西是对的,然后就跟着执行。

都是自己的感受,欢迎批评、交流。

顶下,这么长辛苦啦。。。

好久没看你更新,一更新就让人受益良多。

感觉你有点过于相信“理性“部分的大脑,而过于贬低(没这么严重)“原生态”部分大脑。有点过于为了证明而证明了。几个更复杂(或者和你全文相反)的例子你没有提及:

  1. 戒烟问题,减肥问题,吸 毒问题。 不用任何知识都知道这些不对,但当每次寂寞的时候看到别人抽烟的时候,每次要吃下一口的时候,一次次微小的理性和原始大脑斗争都是比较痛苦的。吸 毒更是了,存在了证实的化学上的依赖了,这就不是仅仅多学点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
  2. 和一女人处了好些年了,父母什么的都处的很好,马上就要结婚了。理性上这女人一定是个好老婆,好妈妈,好儿媳。但结婚前一个月遇到另为一个女的,原始大脑启动了。。。从长期结果来看有可能是原始大脑的原则更幸福,生活更精彩。当然理性大脑有可能更加按部就班。
  3. 很多科幻影视剧里,未来都会有一种只有理性的人存在。像星际迷航里。大家都不看好。当然按照你的全文的解释,这又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说法,所谓沉没成本。但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去做一件事情,感觉这种驱动力很大很大,大到可以完成以前不能完成的事情,又敢于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是理性在驱动吗?我认为只有原始的冲动才能达到这一点,这也是很多人完成伟大作品的动力的源泉。具体的例子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某心爱女孩上一流大学了,自己的成绩是三流大学,每天学到3点都不累。。。。

我觉得真正美妙的就是这既冲动又理性的大脑组合。当做上自己喜爱的工作像是永远都有动力,当仅为了生计而工作的时候则变得疲惫+无聊。原始大脑的冲动的力量造就了无数的伟人。当然根据每个人的脑结构的不一样有的人擅长打仗,有的人擅长绘画,歌唱,演奏。。。他们的成功点不一样,但冲动都是一样的。

换个角度来说,你要设计AI的时候,敢不敢不要感性的一半大脑。只弄出个理性的大脑,里面都是适者生存,一些事实,一些基于事实的准则。 我想的结果是最后AI会计算出来,基于核能的硅基AI才是最适于生存的东西。 不知道你对于道德的产生有什么高见,希望能写一个关于道德的文章。很多道德的评价只能以公众的观点为基础,有时候不能用理性解决。并且公众的观点是怎么产生的?不同公众的观点有什么相同和差异。。。

知行合一

对自己批判就好了

写这文的,我佩服你,五体投地,好么。

思考是一件令人很愉快的事的。

哥德尔已经证明逻辑也是不完备的,所以纯粹理性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情绪大脑和理性大脑,是不是就是本我和自我。

哈,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弗洛依德就是这样称呼的吧 :-)

受阅读面以及有限的精力所限,以前一直没有接触到你所展现给我的世界。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你的一篇文章,深有感触,顺藤模瓜,开始看其他文章,于是,我得到了一个新世界。做为一个资质平庸的,还是半路出家的人,在IT这个快速更新换代的行业,努力的养家糊口几乎已经占用了我所有的时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一一翻阅你列出来的文章。你对这些书的理解和总结,对我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指导,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同是也给工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先说一声感谢,另外期盼你的更新。

不错!

理性告诉我们怎么做,感性告诉我们要这样做。

我认为关于习惯的问题,用认识疗法(行为矫正的技术一种)矫正不想要的习惯,建立好习惯可能会有一点作用。就是作者提到建立好习惯可以靠知识的一个证据吧;方向我认为应该是对的,可能以后可以用用光遗传学的方法建立好习惯。 认知疗法在没有心理治疗师的情况下可以自我对话,自问自答。用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方式,并对自己心理做观察记录,记录一段时间,看看每次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通过这个方式沟通显意识和潜意识 (或者说是情感大脑和理性大脑沟通)让他们达成一致。 考自制力改变习惯确实对我也是太难了。 提到的强烈体验可否理解是一种负强化。ps:行为矫正在控制紧张和焦虑方面的典型的情况下,可以也有一些效果。

未鹏兄能不能谈谈如何利用、“哄骗”情绪脑,提升做某件事的情绪力(比如说学习某项技能)。 讨论讨论具体的“行”、“术”,知行合一,道术合一。

关于心智,需要自求自证,否则变怪百出。同时人不可无师友。

关于传销那段,本人为了亲人也曾在里面呆过一个星期,记忆犹新。

能谈谈情绪大脑都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在了解了情绪大脑后,方便对症下药,进行或鼓励,或引诱,说白了,就是威逼利诱,呵呵

我喜欢情绪多于理智

论点在这里

http://www.douban.com/note/132213970/

你好,我是心理学门外人,有个疑问:如何只向裂脑人的左脑或右脑展示图片呢? 因为觉得脑袋也不像眼睛之类,可以遮住一边。

看了lz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关于追随自我内心的命题

比如一位理想主义的青年出于种种考虑向功利妥协而放弃梦想这样的例子,他在选择时的纠结和彷徨,在时过境迁后的感慨,等心理过程,涉及到情感大脑和理性大脑的联系和交互要更复杂一些。

感谢lz提供思路

心理学和对大脑的研究现在只能局限于对输入输出中间那个黑盒的猜测,个人更倾向于思维是一个迅速而短暂的达尔文过程(可以参考大脑是如何思维的william calvin),情绪和理性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增加最终决策和解释的权重。

情绪是常年的自然累积的结构,是上帝的选择方式,不过他老人家比较忙,选择权实际还是在个人。前面有人说抽烟喝酒,每个人对烟酒的感觉也是不同,感觉不好的自然不近烟酒,感觉好的如果被情绪控制不加节制结果实际上是在对这种基因的自我毁灭。

理性只是给情绪套了个缰绳,多了点后天的掌控,没有理性,基因不适合环境的必然被淘汰,有了理性改变的行为的权重,增加了存在的可能性,实际也是增加了环境中的基因多样性,应该是好事,要不自然选择的结果也不会让进化往这个方向走。

理性的驾驶这个情绪的跑车,我们能做也就是提高点驾驶技术,这样当偶尔放纵的超速行驶的时候也能有能力不会冲出秋名山的崎岖山路

感情那回事,本质上就是人的动力系统那回事(动力系统主要有情绪、心态、自制力等所谓的心理因素构成)。无论你用理性怎么说服自己,你还是要借助人的那一套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理论可以描述和解释一个人的行为所呈现的方向。至于大脑如何运作,那就是很深奥的问题了。但我相信,人和机器,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人的运作也是极其有规律的,我们暂时无法微观的描述,但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这是很明显的。

@dracodoc \如果一个人无法作出选择或者很难做出选择,那证明在这个具体选择上他的价值观尚未建立,或者他的价值观体系在这一点上有矛盾冲突的地方--人的价值观必然是一个体系,参考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对这一点实在是心有戚戚.

补充一下我自己的一点认识:

如果我们面对一个决策出现了困惑,犹豫,不决,从本质上说,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把这件事情看明白,因为一但看明白了,自然就不会在宏观层面纠结其中了(当然,作很多决策,除了宏观层面方向的把握,还涉及到细节的推导,计算,证据的收集等等,这种操作层面的东西还是必须得耗费相应的心力和时间的,但是这种心力的消耗跟价值观的模糊还是有所差异,不能混为一谈的)

而我们面临一个决策判断的场合,为什么会看不明白呢?

在我的理解里,也有不同类型的肇因

1。自己缺乏某方面的背景知识,所以无从去作出判断和决策,这个时候,只能在补齐相应的背景知识之后,才能回过头来去作决策。

2。自己的背景知识其实是具足的,但是因为这个决策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利害攸关,激发了头脑中不相兼容的认识,于是引发了冲突。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认识上的冲突,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接受到不同类型,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会以不易觉察的方式混搭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就像一个混合了火药与火柴的木桶,没有遇到点火媒介,看来相安无事,一但遇到了外界诱因,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冲突和内心对抗。

一方面,传统教育告诉我们,仁义礼智信;另一方面,周围的影响,自己的经历,让我们看到,很多时候,不择手段,能获得更多看得到的利益。

一方面,在幼小的时候,父母会告诉我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另一方面,在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后,我们会发现,长辈也会作一些他们不让我们作的事情。

一方面,我们在求学的特定阶段,笃信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言论;另一方面,我们在工作以后,发现很多家伙,数理背景并不比我们好,却在销售,市场,管理这样的职位上挣到了更多的钱。

于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新的东西,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冲突和对抗。有些人,能够有意识地认识清楚这种对抗和冲突,并有意识地去协调,统一,形成完整一致的人格,这样的人可以说随着其成长基本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而很多人,则没有这样去作,于是他们的价值观及至人格其实是不完整,也不统一的。

于是,在面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决策,就往往会出现看不明白,纠结其中的情形了。

怎样消除这种认识上的冲突和对抗呢?

佛家说无我,儒家说随心所欲不逾矩,道家说道法自然,其实都是在强调个人要能超脱出小的”自我”的圈圈(自己的知识,阅历,家庭关系,等等会被视为自我及自我的外延),因为跳出来以后,才有可能理清楚,搞明白,让自己的内心回归统一的宁静(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站在一个跳出来的角度认识自我,从而校正调整自我),从而具备看明白事情的必要基础。当然,能真正作到这一点还是很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完全作到这一点,因为除了后天习得的知识之间的冲突,对抗以外,在人类身上还存在着先天本能与后天理性的冲突(想象一下柳下惠同学被推崇的原因)。

不过,不能完全作到消除内心冲突,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去努力减少冲突。有意识地内省,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多去接触不同背景的人,多去丰富自己的阅历,还是让我们可以多出很多完善自我,协调内心冲突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从人的认知习惯来说,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以后,人往往不容易在价值观层面作出大的调整了,尤其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无论是改变别人的成见,还是改变自己的成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幸的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便内心总是会存在冲突,也并不影响他在这个世界上安身利命。因为在他的身外,还有法律,伦理,社会规则来约束他的行为,这一方面固然磨损了个性,另一方面了,也缓和了这种内在冲突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而对于身处重要位置的人,价值观乃至人格的矛盾,冲突就比较要命了,想象一下,一个部门经理,一个企业家,一个政治家总是在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出现纠结,矛盾,冲突,而不能清晰地作出决策,只能稀里糊涂地作出决定,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选择性忽略

心理学,一点都不懂。但是感觉你写的很好,很生动,例子很多,容易理解。怕以后找不到了,所以决定转帖(当然我会注明是转帖的,也会给出原作者),如果你不同意的话,请发邮件。

刘老师您好,我是国内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 我看到您一片关于贝叶斯的介绍(数学之美番外篇:平凡而又神奇的贝叶斯方法)感觉很受用。 目前我正在做一个关于把贝叶斯运用到肝病领域研究的课题,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您:第一、我想问一下老师您有没有好的贝叶斯软件可以处理临床上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 第二、您知不知道一款匹斯堡的GeNIe这款软件?

第三段中”当被试被要求对他的选择用语言进行解释的时候”,感觉“被试”后加个“者”就不会显得突兀了些。。

好长,很深的感悟啊,虽然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相信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一年多以前我来到这,确实从心底觉得你是个大牛; 一年多以后我再来这,却是从心底觉得你只是个牛; 当我认真去读你推荐、提及的书以后,再看你的所写所思,发现你只是比常人读得多那么点而已。 知行合一才是王道,以你现在的年纪应该是去干事业的时候,而不是半学术、半书虫、半网虫地在此地浪费时间。 如果你真的读懂了《影响力》,你应该: 要么,写出真正能改变读者的文章,而不是新闻稿似地东拼西凑、炫知识; 要么,关掉此博,节省时间去好好读懂这个世界的人和事,去融入它们、去改变它们、去挑战它们、去捞一笔…….要知道,《影响力》的作者曾获赠伯克夏尔的一股股票。

你想吗?你敢吗?你能吗?

额,有时候写文章、笔记,可能是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也可能是加深自己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并不一定非要写出轰动性的文章吧。而且很多人看了博主的文章都深所启发,这也是一种奉献精神,引领更多的人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这就是普渡众生 看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他从世间获得了多少,而是他留下了多少

俗人

好文,人的心理确实奇妙。

我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那些前辈留下来的经验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好的从书本上接受(理解上,实际应用中)? 怎么样才能把那些经验很快的从书本上积累? 像我们生活中需要很多的应变,简单的说,你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你需要根据情况来判别用哪种话语对待(感觉这都有点像机器人呢)。 我们做开发也是需要这种经验。 还望各位高手赐教。。。。。。。。

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点用处,有什么疑问或建议请在后面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作者(RobinChia)和出处 It so life ,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