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记忆

Posted on

学习与记忆

By 刘未鹏 – June 5, 2008 正儿巴经学习算法算起来也有快两个月了,之前作为计算机工科生虽然算法和数据结构是必修课,但实际上只是停留在“理解”的层面,相当肤浅,更遑论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因此,所谓“正儿巴经”学习算法,意即开始对算法思想的本质进行归根究底的过程、对思维方法论进行归纳抽象的过程、对各种解题技巧进行一般化的过程、通过不断练习来让记忆内隐化的过程..

在“正儿巴经”学习算法之前,我曾经有大半年时间都在用业余时间“正儿巴经”地学习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所以在开始正经思考算法问题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仔细琢磨一直令我困惑的问题——那些看似抓不到摸不着的灵感到底是怎么来的。

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最伟大的原则就是:所有的心理活动同时都是生理活动。——实际上,“心理活动”只不过是“大脑神经活动”的通俗称呼。虽然大脑的结构极度复杂,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现代神经科学对大脑功能从高层原则上的认识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完备了,而对于记忆和学习这块更加是因为Eric Kandel突破性工作变得相当清晰。可以说剩下的工作主要就是补充细节了。于是乎,借助于三本关于记忆和学习的书,一本专门论述解题心理学的书,wikipedia,波利亚的三卷解题书,以及自己在思考有限多的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反省和总结,我试着对解题的心理学做了一个思考和总结(《跟波利亚学解题》)。——这听起来很奇怪,一个本身只会初级算法的人又如何去思考涵盖所有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呢?还是引用波利亚著名的发明者悖论吧:有时候,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反而要比它的一个特例更好解决。

然而,一般性的问题思考清楚了,清楚解题思维的本质了,并不代表我就万能了,就立即擅长解决所有算法问题了。解题不是光靠思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事实上,在《跟波利亚学解题》中总结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点就是:启发法固然可贵,然而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不存在通用的、万能的知识,要不然我们也不必到今天还在不断探索物质世界的规律了。此外,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本质上是个体力活(尽管是有一定方法的体力活),这个体力活大致分为两步:

  • 将外界(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外显记忆
  • 通过不断练习,将外显记忆转化为内隐记忆

(关于什么是外显记忆什么是内隐记忆请参考wikipedia或者《跟波利亚学解题》)

而第二步又包含两个过程:

  • 将关于思维方法的知识转化为内隐记忆从而不知不觉就遵循。
  • 将关于事实知识(例如**定理性质)的提取线索们转化为内隐记忆从而看到XX就能想到YY。(参考《找寻逝去的自我》第二章记忆的建构:对现在和过去的编码和提取)**

关于第一点有本不错的书——《学习的艺术》。

关于第二点有一个不错的例子,最初从李笑来老师的blog上读到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下来,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分类分出来了。那背面有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排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切开。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了。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的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分的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分,神父算一类。神父还可以细分,神父同性恋就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

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来。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只是写一下就好了。或者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系,我要发表对新闻的感想,把新闻拿过来,我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

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基本上都翻译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来,偶尔也有些中文的。

今天我把看家的本领告诉大家,李敖知道的那么多,博闻强记,记忆力那么好。我告诉大家,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一开始就是你不要偷懒,不要说躺在那里看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这不对。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就大卸八块,书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这本书。

今天我为大家特别亮一手,把如何看书的招告诉大家。不要以为这本书看完了,干干净净的新的算看过。那个不算看过,因为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你不能够有系统的扣住这些资料,跟资料挂钩。可是找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都把它的精华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这种土法炼钢的治学方法。

恰恰运用了记忆最深刻的原理。

我们的大脑本质上是一个计算器,其物质基础是神经网络;而不断的练习则是对该网络节点间联系强度(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强度)的训练。——可惜的是像爱因斯坦大脑内的经过完美训练的神经网络参数不能直接导入到我大脑中,也许将来可以做到,但目前只有笨办法,实在是件郁闷的事。

所以,拿起书吧,训练你的神经网络,路漫漫其修远兮..

参考

我在豆瓣上列了两个豆列

  1. 大半年来看过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初步)的书都列在这个豆列里了。
  2. 其中涉及到思维方法论的书单独列在这个豆列里了。
  3. 如果你觉得里面列的书太多了不知从何下手,可以优先考虑《跟波利亚学解题》中列出的书。 Tags: 学习方法, 思维改变生活

About 刘未鹏

  1. icyfire on June 24, 2009 at 10:50 am said:

我是比较喜欢”方便提取记忆”的.

  1. vpxiroot on March 15, 2011 at 2:32 pm said:

敖哥是否是露一手的同时,再留一手?敖哥的这些动作从本质上讲,就是资料的收集整理,但是要做到记得牢靠、记得快的话,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重要,但是记忆方法、反复复习、也很重要哇

  1. vpxiroot on March 15, 2011 at 2:34 pm said:

“然而,一般性的问题思考清楚了,清楚解题思维的本质了,并不代表我就万能了”建议大家也去看看《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写得非常经典!!!!!!

  1. vpxiroot on March 15, 2011 at 2:58 pm said:

李敖的这些做法有以下几点,我给出自己的看法: 1、看完书后,就需要整理,但是他给出的方法,我认为可以进行升级:对于所有纸质图书,当然可以全部录入到计算机的知识管理程序中 2、分类的方法中, 主要分类中:按照图书管理分类是正确,但是图书管理分类有其标准,叫什么《中图法》名字我忘记了 次要分类中,就是他说的细分法,我个人认为这样分类是错误的,而应该采用打标签的方式来完成 3、李敖收集什么信息,也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他收集那些信息?什么类型的信息需要收集 5、跟资料挂钩,任何信息必须要挂在已有的知识框架上面,否则这不是知识,而只是信息而已,无用

  1. Pingback: [BetterExplained]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 风的天地
  2. 贺昌 on October 30, 2011 at 12:03 am said:

我的记忆一直很凌乱,应该训练训练了~

  1. Pingback: springparker » Blog Archive » 今日快速学习阶段 - Just another WordPress site
  2. jun on December 26, 2011 at 6:38 pm said:

恩恩 高手,我同意你的想法

  1. 123 on August 8, 2012 at 11:35 am said:

1.纸质书全部录入计算机,这是一项大工程,除非你有电子版,可能花的时间非常非常多,特别是经常大量阅读的人,录入时间可能远远大于阅读时间了,虽然可以加强记忆,但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这么做么? 2,他是按主题分类的,要按你的打标签法,就得列目录对标签分类对资料位置编号了,但是资料本身还是得有个规律排放吧,一篇资料可能有好几个标签,主题分类排放相比下还是可行些吧,你的方法还是计算机管理才适用.另外,方法没有特别的正确与否,最多有好有不足,我个人看法 3.可以关注 4.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也是知识系统的扩充完善过程.

  1. Pingback: 怎样花两年时间去面试一个人 | 吃杂烩
  2. 米事米事米事 on January 12, 2013 at 11:24 am said:

刘未鹏老师,您好~一年前开始接触您的文章,反反复复阅读加上自身的思考,不知不觉收获了很多,我现在还只是一名高中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的不足,看您的文章难免吃力些,关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概念,我查阅了维基百科,还有您介绍的书,还是觉得自己没有理解透彻。您可以告诉我怎样通过不断的练习把外显记忆转化为内隐记忆吗?(查阅资料说“加工深度越深,外显记忆越好。内隐记忆不存在这种情况。”,那又该怎样转化呢。。。)您在《跟波利亚学解题》一文中第五点:练习,练习也曾提到过怎样进行有效率的练习的方法,可是我没法理解那一大段话的本质含义,您可以再多给一点指导吗?如果您能抽空回答我,那我将感激不尽~谢谢

  1. FansUnion on June 20, 2013 at 2:28 pm said:

知识管理 这个话题 值得关注和学习。 和本文话题是相关的。

  1. 蒙面超人23 on July 17, 2013 at 1:09 pm said: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是一种能力——学知识、学技术的能力,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学到知识或者学到技术。理由很简单,那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大家借鉴,不过不要单纯地为了学习知识、技术而学习,还应该为了学习如何学习而学习。

*来源 : http://mindhacks.cn/2008/06/05/how-memory-works/

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点用处,有什么疑问或建议请在后面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作者(RobinChia)和出处 It so life ,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文链接: 学习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