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你的肖申克(一)

Posted on

逃出你的肖申克(一)

前言:《逃出你的肖申克》这个题目我早就放在心中,一直想写一写,但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上次一个偶然的时候,发现可以以对一些人们常常放在嘴边的俗语进行解释为入口,以一年多来学习的关于思维的知识为基础,展开来说一些也许有用的东西,也刚好是对学过和思考过的东西的总结和整理,如果你在看过上次发的“如何清晰地思考——知识结构图”之后发现要读的书太多,无法下手的话,不妨将这个系列作为一个更详细的引路图,注意文中的各个超链接,他们都指向有价值的资料,引用出去的资料的价值远远大于这篇文章本身。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肖申克




(一)为什么我们常说很多时候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1. 切身体验。亲身经历一个负性事件带来的情绪记忆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遭受一个同样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强烈得多,形成的负性条件反射也远远更持久。我们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感同身受,但心理学实验同样也表明,自己是无法从强度上真正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的,《Mistakes Were Made(But not by Me)》 p192 举了一个极聪明的实验: 即便两者实际上是一样程度的,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也总是比观望别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一个古老的笑话是这样说的:别人断了条腿没啥大不了的,我们断了根指甲就要大呼小叫了。这个笑话碰巧生动地描述了我们大脑的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英国的神经科学家们曾经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将人们配对进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实验,每对被试食指上都夹着一个夹子,实验者通过这个夹子往其中一个人的食指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让他施加同样的压力给他的同伴。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公平,尽管他们很努力地试图做到,然而他们总是施加更大的力道给他们的同伴——他们心里认为这正是他们所受到的力道。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效应是我们的神经处理机制的自然副产品。这个实验有助于解释一个我们常常注意到的现象:两个人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结果很快拳头的力道就会越来越重,从打闹变成了真正的打架。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在公平地还以颜色,而实际上他们却并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以眼还牙,结果再弹回来的时候那家伙就想卸你的腿了。(翻译)

好友徐宥最近经历了7个小时的肾结石,在博客中写道

有句话叫感同身受。我没有体验过肾结石的那种痛苦前,只是道义上支持三鹿宝宝的维权;现在,我真心的支持三鹿宝宝维权行动。我甚至很想折腾一下那些往奶粉里面加三聚氰胺的人,那些知情封锁几个月的人和那些不许家长维权的人。有生之年,得给那些害人之人,一人冲杯三聚氰胺奶粉,让他们”感同身受”一下这种绞痛,认识一下自己干的是不是人事。

  1. 别人口中的故事。别人口中的故事也许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难免受到他们自己观念的影响而产生偏见,我们每个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世界,客观且全面的描述一个事情极少有人能做到。别人的故事也许只是他们的想法,你自己亲身经历同样的事情也许完全又是另一种想法了。

  2. 为什么。别人在告诉你一个道理的时候往往只能告诉你怎么(how)做,而难以说清为什么(why)要这么做,遑论“为什么一定(have to)要这么做”了(因为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能说清)。在没有听到逻辑严密、无法辩驳的证据之前,你很难说服自己A选项优于B选项,直到最终自己在某一条路上撞了南墙才肯死心。

  3. 世界是复杂的。更何况,很多时候人们根本无法确切地向你保证A选项一定优于B选项:比如,好好学习并不一定会有好的前程;不好好学习也并不一定以后就一塌糊涂。吸烟不一定短命,不吸烟也不一定长寿。坚持到底不一定就胜利(甚至有可能万劫不复),而不坚持到底也不一定就失败(学会放弃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互相影响,用单一因果来解释事件几乎总是不恰当的,唯一能够靠谱地搞清因素X和因素Y之间的关系的方式就是通过随机控制实验

  4. 未来是不确定的。人类天生有一种寻求确定性的需要,以及控制周遭的小世界的需求。我们总是希望听到“你只要这样这样,以后就一定能够那样那样”这类令人窝心的话。然而与我们的控制错觉相反,这个世界有太多因素是不确定的,除了自己的因素比较可控之外,外界的机遇因素几乎完全不是能够控制或预测的。我们最多只能做好头脑准备,尽量不错失机遇。也正因此,你几乎永远也听不到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告诉你“你只要…,就一定能够…”,因为成功并不是取决于个人因素的。个人因素往往只是成功的一个既非充分又非必要的条件,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无需悲观,因为毫无疑问,改善个人因素的确能够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

  5. 别人的道理,自己的事情。我们常常说类似“你说的没错,但是并不适用于我这里的情况”这样的话,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往往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微小或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先入为主地不想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很容易自己说服(欺骗)自己说“情况不一样,所以道理不适用”(而实际上到底哪些情况不一样,为什么道理不适用,是不是真的不适用,我们根本就不去深究了)。另外,朋友给出的道理或故事总是跟他当初经历的情境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记下了朋友的道理和故事,同时也就将这个道理和他当时经历的情境线索给挂钩起来了,于是当类似的情境发生的时候,你的记忆系统就能够根据情境线索提取出朋友当时说给你听的那些道理(《找寻逝去的自我》);然而,这种记忆提取机制同时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当你经历的情境跟朋友当初经历的情境相似性不足(尽管抽象到本质上可能是一回事)的话,你就不会想起他曾经说的那些道理。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道理是听了一堆,结果自己生活中却不会用的原因。而所谓的能够“活学活用”,就是那些善于抓住知识本质,触类旁通,将道理外推到表面不相似但本质一样的问题领域之中的人,对此《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的第11章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先让被试(皆为大学生)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是说一小撮军队如何通过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的。事实上这个例子的本质是对一个点的同时的弱攻击能够集聚成强大的力量。然后被试被要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医生想要用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这个肿瘤只可以通过高强度的X射线杀死,然而那样的话就会伤及周围的良好组织。医生应该怎么办呢?在没有给出先前的军队的例子的被试中只有10%想到答案,这是控制基线。然后,在先前学习了军队例子的被试中,这个比例也仅仅只增加到30%,也就是说只有额外20%的人“自动”地将知识进行了转移(自己就能触类旁通)。最后一组是在提醒之下做的,达到了75%,即比“自动”转移组增加了45%之多(需要别人提醒)。这个例子说明,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在这个例子中,两个问题领域表面上是不相似的,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然而就是因为表面上不相似,而我们的记忆提取又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些表象上的线索来提取的,因此这些表面不相似性便阻碍了我们在问题之间进行的类比,阻碍了我们将在一个情境下掌握的道理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下。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经常使用 Google ,遇到知识性问题第一反应就是上 Google ,或者上 Wikipedia 。然而,在实际生活当中遇到一些生活问题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却不是 Google ,而是之前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建立起来的习惯(比如询问身边的朋友,或者干脆放一边不管)(虽然我曾经总结并告诉自己说“遇到任何知识性问题,第一时间问 Google ”),怎么会这样呢?生活问题难道不也是问题?难道不也应该联想到对待专业问题的方法——Google 之吗?可是我们的记忆系统的特点决定了不是这样的,生活问题就是生活问题,大脑会第一时间将我们之前怎样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提取出来,这个优先级要远远高于一个更一般的策略——Google,只有当没有特定策略的时候,大脑才会退而求其次寻求一般性策略。

还有更生动的:有一次在豆瓣上看到某人日记里面提到一个讲座,后面写了一些感想,但讲座的链接没有给出,于是我第一反应就是留言问他要链接,但是实际上呢?只要把讲座的关键字扔到 Google 上就行了。我可是 Google 的重度使用者啊,怎么会忘了这个呢?!

事实上,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有两个思维步骤:一是根据问题情境线索从记忆系统当中提取以往成功过的方案(沿袭类似情境下用过的可行方法,这个也被称为 mental shortcut),然后评估该方案是否已经能够解决当前问题了,如果能够,就中止记忆搜寻(这个也被称为 satisficing 原则),在刚才提到的日记问题中,留言询问作者是我在成为 Google 重度使用者之前建立起来的、针对这类情境的特定习惯,甚至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习惯(如果一个人详细说到某件事情,他肯定知道个中究竟),而且这个方法的确满足可行原则,因此,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我不假思索地就沿袭了旧习惯,而没有成功地将在另一个问题领域建立的更好的方法推广到这个问题中来。如前面所说的,如果这个日记是不允许留言的,并且我不认识这个作者,我可能就会立即想到去 Google 了。

如何解决这个“知识经验跨情境转移失败”的问题?除了多多反省观察自己之外,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多抽象其本质也是一个有力的办法,因为前面提到,正是表面不相似性阻碍了知识的迁移运用,我们常说有些人善于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聪明人,因为他们更能够举一反三,将一个地方领悟的道理推广到另一个看上去很不一样的地方。

  1. 认知失调与自我辩护。如果我们在听到别人的道理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心理上的倾向,那么即便别人给出一个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我们也会竭力为自己辩护;又由于世界是复杂的,所以我们几乎总是能够找到辩护的借口——“上次报纸上说一个英国老太太每天必吸一支烟,活了一百多岁呢。” (《Mistakes were made(but not by me)》

  2. 失败即成功。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在撞南墙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于尚未有人走过的路),并到达成功的彼岸。从信息收集者的角度来说,世界上没有成功或失败,失败的事情中揭露出来的信息一点也不比成功事件中的信息少,或许往往还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3. 情绪对照。经历了失败之后,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便会觉得更理直气壮。如果没有经历失败后的糟糕记忆,我们就算理性地认识到目前的做法是更合适的,也很难从情绪上强烈地感受到这么做的“正确感”

  4. 天性。我们有很多根植在大脑中的进化选择出来的天性(《Mean Genes》《进化心理学》《Predictably Irrational》《别做正常的傻瓜》《摇摆(Sway):难以抗拒的非理性诱惑》Behavioral Economics)。在判断与决策时这些天性的优先级总是最高的。然而,由于这些天性是在远古社会选择适应的,并不适应短短几百年我们才迈入的现代社会,所以我们总是听到内心两个声音吵架。比如我们的天性是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也许这对物质匮乏的远古社会是适应的)。所以即便有时候别人说服我们应该往长远考虑一些,他自己就曾经吃过只看眼前的亏,然而你的内心一个声音仍然在高叫着“管他呢!”。

如果在你没有很多钱的时候,有人告诉你,钱多的人并不更加幸福;钱与幸福感几乎不相关。你会相信吗?就算他拿出非常严谨、权威、科学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撬动幸福》),也许你没法反驳,但你内心仍然还会有另一个声音在高喊:“管他的,还是让我先发了财再来担心这个问题吧”,我们似乎有两个大脑,一个理性区域(很可能定位于进化史上较晚近出现的新皮层(neocortex),这个皮层被认为是高级认知推理能力的所在),和一个原始区域。这两个区域并不总是合作无间的,很多时候我们面临两难决策的时候仿佛内心有两个声音在争吵,就是它们在吵架呢——理性的大脑告诉你应该这么做,但是直觉却大喊应该那么做。到底怎么做呢?最终只有一个办法能够弄清楚——实验。但如果别人实验了之后告诉你幸福与钱并不想干,你会怎么看?在无可辩驳的证据面前你的理性大脑是被说服了,但是你的另一个大脑却根本不买帐,它的工作机制是:没钱就用焦虑来驱动你,让你寝食不安,等你挣到钱了,就给你短暂的满足感,之后让你迅速习惯于这点满足感,迫使你把目光投向更多的钱(进一步用焦虑来驱使你去赚更多的钱)。为什么你自己的大脑会跟你过不去呢?为什么它总是不让你开心呢?很简单,如果你总是感到满足的话,就不会去进取,在一个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你的这种不思进取的基因很快就会被淘汰。经过了漫长的筛选,如今剩下来的基因几乎都是挣钱机器(《Mean Genes》)。

贪婪、嫉妒、短视、投机,这些天性也许在远古社会曾经成功地让我们的祖先占取了生存繁殖优势(并不像某些宗教书籍说的这些是所谓“原罪”,它们只不过是适应于特定社会背景的进化心理机制、判断的与决策的heuristics而已),然而现代社会的情境已经改变,分享、合作、交流、长远、诚实,这些才是在现代社会获得成就的方法,但由于我们的天性还没为这个社会准备好(进化是需要时间的,由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时间太短,才区区数百年,和漫长的几十万年想必只好比一瞬,进化的齿轮——需要经过一代代繁殖淘汰——根本还没来得及跟上,所以我们仍然在使用着适应远古社会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因此,我们常常需要用理性的声音去说服内心的原始人。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前提是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自身。

  1. 习惯。我们常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听到一番很有道理的话,但没过几天,发现自己又变回原来的老样子了。甚至于自己在一次困境中领悟出了一些很重要的道理,决定在下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不再犯以前犯的错误,然而,当真正遇到下一次情况的时候发现自己无意识地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谁说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也许,对付我们强大的习惯的最佳办法是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不管是自己经过困难或失败而领悟的,还是看到书上或听到别人说的)写下来,并常常拿出来翻看。事实上,我的经验是,在写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进入到理性分析模块,进一步检验和推理那些道理,我们越是对一个道理审视的详细、深入、全面,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从记忆加工的角度来说,这叫深度加工,带来的结果就是该记忆与更多的提取线索相关联,于是便能够在更多的场景下被唤起(而不是被以往的习惯直接覆盖)《找寻逝去的自我》)。




(二)亲身经历了就一定明白吗?

  1. 很傻很天真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一个太傻太天真的系统——我们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往往就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做法。然而其实撞了南墙并不就一定意味着做法不对,可能只是时运不济。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并不代表你的过程就错了。有人勤奋学习却发现中学同学撞大运成暴发户了或者找了个好老公,于是得到悲观结论说学习没啥用。可以想见,如果他因此就改变做法,整天等着机遇降临,同样也可能会一败涂地。同样,结果正确也并不代表方法就一定正确。在金融市场里面这样的情况尤其显著,让大猩猩来选择股票也有运气好的时候(《黑天鹅》),如果大势利好则更是如此。但难道这就代表所用的方法是正确的了吗?客观的做法是:看重过程,而不是看重单次的结果——因为再好的过程也可能会偶尔失利,但从长远来统计,好的过程总体上必然导致更好的结果。(《别做正常的傻瓜》第12章:“抓住老鼠的一定是好猫吗—结果偏见”对此有介绍。)

  2. 认知偏差。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系统的认知偏见:我们经常对事物作出错误的解释和归因(即便自己是亲历者),有时甚至反而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笑来老师曾经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我的教练臂围是43厘米,几乎和常人的大腿一般粗。有一次他告诉我他练习的诀窍——握哑铃的时候,一定要把手掌边缘贴到靠体侧的那一个哑铃片上。这样的话,哑铃的另外一端将自然地向外翻转一个很小的角度,臂屈伸的时候恰好可以使肌肉获得最大的曲张刺激。然后他得意而灿烂地笑着说,“多简单啊!”而我却突然明白了另外一件事:他的成功其实并不是来自于这个所谓“简单而神秘的技巧”,因为我认识另外一个健身教练臂围45厘米,我从来没看到那个45厘米臂围的教练用这种方法握哑铃。但他们都成功了。(摘自《心智力量的差异》

事实上,很多成功者自己的总结都不靠谱,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也难以对自己成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比如我们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耐。(心理学把这个称为自我服务偏差)。此外人类的思维有着林林种种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只要没有对人类思维和心理机制的基本了解,都难逃认知偏差的影响。作为一个开始:你也可以从《How we know what isn’t so》开始阅读一些经典的思维谬误,或者阅读元凯宁在 TopLanguage 上发的这篇科普:《关于“不了解的领域”,兼谈 Critical Thinking》

  1. 情绪系统。我们之所以强烈地依赖于需要亲身体验一个负性事件来学习,是因为我们平常的决策与判断强烈地依赖于情绪系统的输出,如果一个事情“感觉上没错”,我们无论有多好的理由也很难说服自己不去做它,如果一个事情“感觉上不对”,则无论有多好的理由也很难说服自己去做它。这种对情绪系统的强烈依赖使得理性的证据在强烈的情绪面前显得孱弱。事实上,我们的直觉的确有不少时候是很灵的(《Blink》《Gut Feelings》),但也有不少时候是失灵的(前文已经有例子了),正确的做法不是一概而论地听取直觉的意见或者一概而论地不听取,而是将它当成一个启发式的判断,然后利用自己的理性大脑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客观的、逻辑的检验(Critical Thinking)。我们是一定程度上能够驾驭情绪系统的,情绪系统毕竟只是我们的进化工具箱中的决策系统之一,而不是全部。另外始终别忘了情绪系统只是一个比较粗糙的判断决策系统,并且它很多时候是为了适应远古社会而非现代社会的(《Mean Genes》)。

(三)不需要经历也能明白——理性的力量**

我们对于事物的思考深度常常是不够的,在浅层次的思考了之后,如果我们的情绪系统或者直觉已经给出了倾向,那么很少有人会继续深入地思考,而开始转向着手行动。这种匆忙的态度往往是失败的起源,在碰壁了之后,我们被动地“让事实告诉了我们”某方案是行不通的,让事实替代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推理,我们从失败当中获得了信息,知道了为什么之前的方法是不恰当的,这就是一些时候我们认为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的原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我们都只能“做了之后才发现…”,人类最强大的能力就是社会学习—— 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人类最强大的另一个能力则是归纳和推理——

A few lines of reasoning can change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via)

我们可以仔细地,理性地思考、权衡各个选择的利弊,而不仅仅满足于情绪上的判断。 假设我们面临两个选择,A和B,我们可以结合别人的经历,利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去分别推断A或B选项带来的各种各样可能的利弊,对于其中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或者可以进一步从别人那里收集更多的信息来使得判断更靠谱,或者可以对风险的上下界进行一些估计,总之,我们尽量去让我们大脑中假想的角色去经历失败——我们通过推理发现某条路行不通,就避免了现实中去碰一鼻子灰。

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

直到实在没法在事先知道答案(你所面临的问题是任何前人都没有探索过的),才必须亲自探险,那个时候,我们就不再是在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是探索者,创新者,因为我们站在了别人的肩膀上。

(四)尾

事实上,现代社会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否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往往是这类人能够迅速走在别人的前面,在别人跌倒的地方跳过去。如果我们事必躬亲,那么历史绝对不会进步,我们只会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都将别人犯过的错误再犯一遍,将别人趟过的泥潭再趟一遍,阳光底下就真的没有新鲜事了,历史就真的永远重复他自己了。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绝非如此,虽然很多人都会甚至需要自己犯一犯某些错误,但同样也有很多人能够在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这是一个信息社会,所有人的经验教训,所有人的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以互联网为媒介传播开来,不管我们关注什么主题,总能迅速找到一堆书,论坛,网页,然而能否从中获取知识,避免做别人做过的俯卧撑,就看你有没有一双能够辨识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心智(见《如何清晰地思考》),否则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就永远只能是来打酱油的。

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这句话可以概况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2009年2月8日回复转发

  • long

long

说的非常的透彻,看完了这个东西,对以前自己的行为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解! 真的是印证了那句古话! 人类真正的财宝就在自己身上

2011年11月18日回复转发

  • 磊磊

磊磊

原来我已经是真理的践行者!

2011年12月8日回复转发

  • punkcan

punkcan

生活的乐趣也在与,如果你不尝一下,你就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亲身经历感触的人生,自我也随之成长,何乐而不为。

2009年2月9日回复转发

  • Jeffye

Jeffye

从别人的失败和成功中学习,更古未变,什么年代都重要。 前车之鉴能让人更明白、理性,时常翻阅会让人少犯错。

2009年2月11日回复转发

  • fhaw

fhaw

这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不可放在一起讨论,对于私人感觉的事情,最好自己亲力亲为,而对于某些决策和选择,可以参考借鉴别人的经验,这个不矛盾。难不成饭也让别人代吃?

2012年6月25日回复转发

  • xinxin

xinxin

很有同感,也很有痛感. 事实上这些心理学知识我都知道,文中的书目也看过不少 但是生活中呢?依然还是如文中所说,没法启用新的思维习惯. 如果深究的话,个人这种依赖经验,习惯的习惯,还有着它超越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意义.. 习惯就是这样的东西,确实就是一个彻底的肖申克......

2009年2月11日回复转发

  • 中国顶客

中国顶客

很深刻~~,还很矛盾!

2009年2月12日回复转发

  • guooo

guooo

这几篇文章写的很不错.

2009年2月17日回复转发

  • 王

作家啊~!

2009年2月17日回复转发

  • dove1980

dove1980

灵魂 - 人最终回归灵魂. 今生能留下什么 - 灵魂, 感同身受 - 高尚的人才能做到

2009年3月13日回复转发

  • rex

rex

受教了 .认知的偏差告诉我,虽然我每次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所述如出一辙,但我不认为这样就是完美和谐的,事实上也可作为参考来思考更多的问题,然后解决别人的问题.

2009年3月15日回复转发

  • dc

dc

(⊙o⊙) 跟佛学的一些道理有点像。 呵呵

2009年3月16日回复转发

  • 无老师

无老师

您写的很好?我想请问一下,我能转载么?也非常希望能和您做个交换链接之类的。 您可以不加我的链接,但是我希望加上您的链接,可以么?

2009年3月16日回复转发

  • 刘未鹏pongba

刘未鹏pongba

可以全文转载,谢谢告知 :)") 一般互联网读转载的规则是附带给出原始链接即可

2009年3月16日回复转发

  • 无老师

无老师

谢谢您的应允,已经转贴了。 我已经在我的网址www.ibtsat.com里面添加了您的链接,您的网站真的不错!

2009年3月16日回复转发

  • hOn5

hOn5

看这篇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受虐狂一样一边以头撞墙一边大叫爽...就是终于肯定了多年来对自我的认识--我还是原始人。 谢谢介绍那么多好书了。

2009年3月16日回复转发

  • Andrew

Andrew

上面有人说第一次认识了自我,恩,恐怕我也是第一次清晰的认识了。但不是这样认识自己会有点可怕的说吧?!

2009年3月17日回复转发

  • lisa

lisa

看过你很多的文章,很有感触,对于这篇文章我想说,逃出你的肖申克,需要做的有一点,常去感悟。其实意义就是你说的 ----------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只要常去思考,用眼睛去注意周围,有很多东西不需要刻意的学,只需要留心就可以,看到周围有好有不好的。常去想想比拟到自身,慢慢的会发现心自己就会变得理性,能够慢慢做到外方内园的。 呵呵 我只是说说自己的感受,我年纪不大,所以请见谅。

2009年3月17日回复转发

  • nonaC

nonaC

相当不错的文章,让人深刻的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如果能更早些时候看到就好了。

2009年3月20日回复转发

  • 靡靡茶

靡靡茶

很喜欢你的文章,我们的爱好有点相似哦:我也喜欢进化论喜欢量子论,也喜欢《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来看看我的文章吧:《进化的男人和女人》 QQ:3836634的空间

2009年3月27日回复转发

  • Brunstadt

Brunstadt

您说的真好 可是我有一点不明白 您真的蹲过监狱么 您真的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么 或者说 您真的知道只有亲身经历才明白么 您没有经历过 不是么 您怎么知道经历过就一定会获得感想?

2009年3月28日回复转发

  • denallo

denallo

"人类最强大的另一个能力则是归纳和推理"

1月26日回复转发

  • jjyy

jjyy

"痛"这个感觉,一定要亲身经历才入心入肺。

2009年3月29日回复转发

  • zingcube

zingcube

1984年出生,我1987年的,在想同样对思维怀有无限好奇心的我竟然遇到一个这么好的前辈,很荣幸。这应该就是“认识你自己”的很重要的行为吧。既然思维有如此巨大的反作用力,那思维的艺术就是如何正确的进行反作用的艺术了。针对为什么进行研究就叫认识论。那就叫认识论的艺术吧,很好很强大。 我读了几本书(看到博主的阅读量才发现自己如此浅薄,这大概也是思维不够艺术的结果),都是奔着更好地学习生活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在如此浮躁的嘈杂声下,在如此追求商业化短期有效化的整体心态下,我算是一个受到巨大影响最想自拔却往往自拔不出来的人,我以前一直是这样想的,所以我蹲了很多年的Shawshank了,能限制住自己的看来真的只有自己了。尽管成事在人某事在天。大学都快上的差不多了,在这样下去我就该后悔死了,于是我准备找寻失去的自我,明白自主意志的丧失对我种种失败和失落产生的根本影响。希望达到Redemption。 你说的那些错误我几乎都犯过,并且以超长的频率犯,因为我仍然是整体向上的心情和欲望(我认为这不光是理性,甚至是艺术,仍然是一种原始的力量),但因为缺乏实践检验的行为导致没有通过自我价值的认可达到自我承认和自我发掘,我就一直在做无用功,浪费了很多时间。我希望我能补回来。 我写了一点点日文博客,纯粹是觉得日文能够更好的表达我的心境写的,所以不留链接了,见谅。

2009年3月29日回复转发

  • pipi

pipi

上大学时常愿意思考,当时没有学习关于思维方法的东西,当时思考的很痛苦。工作后可能是自我保护的原因,就排斥哲学方面的书籍了。看了你的文章觉得思考也可以很快乐。不断打破自己的肖申克。继续学习这篇文章中,触发了很多的灵感,需要慢慢消化。现在是能打破就打破,打不破就不破了。孤独的思考太痛苦了。也不想做快乐的猪。

2009年3月30日回复转发

  • sailor

sailor

看了你的文章,讲解的太好了。大概因为深有感触的太多。每个观念都在我的心中越过,但是在现实中,在人群的眼光中退却。总以为自己错了,其实不是错了,是没有找到一片土地去分析交流这些想法。读了你的文章后,才明白这么多年痛苦的把浅薄当作真理是多么的无知。

2009年3月30日回复转发

  • 华北

华北

博主可以把下面这段的原文给我吗?我在写论文,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 即便两者实际上是一样程度的,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也总是比观望别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一个古老的笑话是这样说的:别人断了条腿没啥大不了的,我们断了根指甲就要大呼小叫了。这个笑话碰巧生动地描述了我们大脑的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英国的神经科学家们曾经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将人们配对进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实验,每对被试食指上都夹着一个夹子,实验者通过这个夹子往其中一个人的食指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让他施加同样的压力给他的同伴。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公平,尽管他们很努力地试图做到,然而他们总是施加更大的力道给他们的同伴——他们心里认为这正是他们所受到的力道。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效应是我们的神经处理机制的自然副产品。这个实验有助于解释一个我们常常注意到的现象:两个人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结果很快拳头的力道就会越来越重,从打闹变成了真正的打架。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在公平地还以颜色,而实际上他们却并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以眼还牙,结果再弹回来的时候那家伙就想卸你的腿了。(翻译)

2009年4月8日回复转发

  • 刘未鹏pongba

刘未鹏pongba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at brick wall is that pain felt is always more intense than pain inflicted, even when the actual amount of pain is identical. The old joke—the other guy's broken leg is trivial; our broken fingernail is serious—turns out to be an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our neurological wiring. English neurologists paired people in a tit-for-tat experiment. Each pair was hooked up to a mechanism that exerted pressure on their index fingers, and each participant was instructed to apply the same force on their partner's finger that they had just felt. They could not do it fairly, although they tried hard to do so. Every time one partner felt the pressure, he retaliated with considerably greater force, thinking he was giving what he had gotten.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that the escalation of pain is "a natural byproduct of neural processing."3 It helps explain why two boys who start out exchanging punches on the arm as a game soon find themselves in a furious fistfight, and why two nations find themselves in a spiral of retaliation: "They didn't take an eye for an eye, they took an eye for a tooth. We must get even—let's take a leg." Each side justifies what it does as merely evening the score.

2009年4月8日回复转发

  • 华北

华北

太感谢了!

2009年4月9日回复转发

  • Robin

Robin

让我想起《心灵捕手》中的教授对威尔说的话:问战争,你会说莎翁的话“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接近过战争,没把好友的头抱在膝盖上,看他吐尽最后一口气。说到爱情,你会提到14行诗,但你没看过女人的脆弱,她能以双眼击倒你。过度的阅读会不会让我们失去很多体验的乐趣? 也许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从很高很抽象的角度看问题,就像程序员看运行中的程序,但一定要很高的高度,就像上帝看他创造出的人类一样。

2009年4月10日回复转发

  • 口腔医学网

口腔医学网

有些事情没有亲身经历是永远不会懂的

2009年4月10日回复转发

  • 阿木

阿木

真的很好。 “ 我们常常需要用理性的声音去说服内心的原始人 mental shortcut 我们平常的决策与判断强烈地依赖于情绪系统的输出,让事实替代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推理。 人类最强大的能力就是社会学习——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人类最强大的另一个能力则是归纳和推理。 ” 《影响力》这本书中就建立在mental shortcut之上,这里更深刻的指出了mental shortcut更多的是内心的原始人,也指出了我们平常的决策与判断强烈地依赖于情绪系统的输出,让事实替代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推理。 从而论证出了理性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强调了觉察,强调了允许抗拒,理性对情绪的抗拒,或情绪对理性的抗拒。 佛教里强调了放下,放下抗拒。 我感觉到了共同点,感觉到了真理。 我的理解是“允许抗拒,从放下感觉开始,才能理性的思考”,尽管我明白,其实最难的就是放下。我们更需要的是种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法,放下习气,放下感觉(情绪),充分的理性。 谢谢

2009年4月16日回复转发

  • AK47

AK47

很好很强大,认知偏差确实是心灵上的围墙。

2009年4月20日回复转发

  • lei

lei

我是看了你写的(二)才来看(一)的,你写的这两篇BLOG文实在太有价值了! 说一些看法吧,我觉得其实有时很多道理人们都知道,但到了某个特定的环境和情况下,能成功运用到这里曾经知道的道理去解决问题的人真的很少,虽然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但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会无意识的首先用到人类天性所决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然而,到了后来才会想起原来还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还有,BLOG主,我想转你这篇文章的(一)(二)到我的BLOG,希望你能同意。当然,我一定会说明来源的。

2009年5月25日回复转发

  • 刘未鹏pongba

刘未鹏pongba

欢迎转载。

2009年5月25日回复转发

  • Unicorn

Unicorn

这是我第二次看你这篇文章,颇受教益!谢谢你的分享~ 在此我想以“情境理性”(situated rationality)理解一下: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常说很多时候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因为我们缺乏具体的情境,我们无法切身体会当时“事实是什么”和“怎样做”,光前一个问题就存在很大的叙述问题——如塔勒布说的“叙述谬误”~ 第二个问题:亲身经历了就一定明白吗? 这从另一个方面预设了“理性”的存在,同时对它的把握也是一个演化的问题——需要对“情境”进行反思(retrospect)~ 第三个问题:不需要经历也能明白——理性的力量 我想这是一种对置身事外的“情境”的想象,而判断只不过是以为着运用你的想象力,从他人的角度观察事物;进一步说,判断就是把特殊与普遍联系在一起;而判断的方式主要是反思与演绎。

2009年6月20日回复转发

  • 菜

惊恐!!!!!!!!!!!! 什么样的回复才能配得上如此强大的文章

2009年7月1日回复转发

  • xzwj

xzwj

这个世界需要象你这样有学识、乐于分享、会思考的人。 加油。

2009年7月27日回复转发

  • liaojix

liaojix

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终极判断标准.否则,你的任何道理,只要经过层层推理,都会陷入自我矛盾的死胡同中去.

2009年8月18日回复转发

  • 风变绿

风变绿

谢谢博主的文章。 有一点不懂,题目中的肖申克指的是什么?

2010年1月23日回复转发

  • chen

chen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看过没,影片里描述了一个银行家受到栽赃入狱,这个监狱就叫做肖申克。银行家花了整整16年才通过挖地道逃出监狱获得自由。肖申克也成了自由的代名词。

2012年6月16日回复转发

  • yao

yao

这是一个信息社会,所有人的经验教训,所有人的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以互联网为媒介传播开来,不管我们关注什么主题,总能迅速找到一堆书,论坛,网页,然而能否从中获取知识,避免做别人做过的俯卧撑,就看你有没有一双能够辨识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心智(见《如何清晰地思考》),否则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就永远只能是来打酱油的。

你所选择的信息也是你的大脑负责过滤得。。。如果你的大脑本身就有某些先天性的看法,那选到的资料也会有偏差。。。总的来说,绝对客观的认知是不存在的。。。 当然,根本的问题还是人类只能通过语言交流自己的想法,转换成语言输出这个过程就有精度缺失,从语言在转换为自己的看法,又有一次精度缺失。。。信息本身就做不到没有精度确实的转换。。。 写了这么多,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写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都概括了。。。

2010年2月2日回复转发

  • jinhaogxy

jinhaogxy

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你的一篇文章,读完之后感觉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订阅了你的blog,仔细的研读,非常羡慕你如此广博的知识。

2010年3月28日回复转发

  • Frank Lin

Frank Lin

好文留爪!提个小意见,“这个比例也仅仅只增加到30%,……最后一组是在提醒之下做的,达到了75%,即比“自动”转移组增加了45%之多”,窃以为这里的“45%”应改为“45个百分点”(可以参见中文维基百科“百分点”的用法辨析)。楼主《跟波利亚学解题(rev/#3)》和《[BetterExplained]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也用到了这个句子~

2010年4月28日回复转发

  • cocobear

cocobear

想问下你博客里面提到的好多英文书在国内能买到吗?

2010年7月16日回复转发

  • 叶子

叶子

报到贴! hoho 才阅读一两篇,发现这里原来就是我找了好久的”圣地“,占个地儿,慢慢取经咯

2010年7月22日回复转发

  • rucker

rucker

看过你的文章,很有收获,更深一步你可以了解佛陀的智慧,与宗教无关,会对你关心的问题,比如世界的复杂性,因果关系的关联性有更清晰的了解。 推荐《正见-佛陀的证悟》

2010年8月12日回复转发

  • benjaminyang

benjaminyang

这是我最近几个月读过的最牛逼的文章。 从记事起,我就有一种倾向:如果违反现有的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比方说:大家都要交一定的朋友,那么我不刻意去交朋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以前的我,甚至刻意去犯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谢谢你的文章。

2010年11月29日回复转发

  • ivy

ivy

真的很佩服你写的这些。很多内容我心里一直也很明白,就无法特别条理的阐述出来。 想问你个问题:你弄清楚明白这么多后,会不会很累?里边有些观点我和你是一致,有时候拿到生活中和人沟通的时候会很累。

2011年1月28日回复转发

  • wim

wim

我说一下关于“遇到问题的时候,用不用google”的一些想法。 我觉得因为大部分人在使用google搜索问题答案的时候,经常忽略或省略一个问题:为什么用google。有人甚至觉得我这个问题很奇怪,为什么要问为什么。 但这个问题如果经常被问和被回答多次后,可以改变人的习惯,因为反复的思考会使得人脑得到锻炼,而问why然后去回答because,是一个方法。 当我们鼻子一呼一吸的时候,能不能自己问一个why?

2011年1月30日回复转发

  • 带pose的熊

带pose的熊

我想问一问楼下的各位,如果用远古脑与现代脑理论怎么解释有时候明知道长时间看书对眼睛有害缺任不肯早早离开呢?

2011年6月26日回复转发

  • jeswang

jeswang

很早以前就在Google Reader上订阅了你的Blog, 但是总是没仔细看过太多的文章,是看到很多连接都指向这里才仔细看过了,引经据典的方式让人印象很深刻很深刻,这些书都是怎么了解到的呢???(就是说怎么知道他们的存在的啊???)

2011年7月14日回复转发

  • lamar

lamar

认真读完了。 你不用自己推导出牛顿三大定律。 如果未来是重要的,就没有最优策略()。

2011年7月16日回复转发

  • frank

frank

理性的说法和孙子兵法的始计篇不谋而合,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而况于无算乎?

2011年7月24日回复转发

  • 枫之痕

枫之痕

“先让被试(皆为大学生)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是说一小撮军队如何通过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的。” ========回楼主,当了解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后,我们可以发现,无数的N股小规模攻击(低频率的光波)是无法辐射出光电子的。。。所以,N个低强度的X射线合起来,是否真的相当于高强度的X射线的效果呢?

2011年8月27日回复转发

  • 圣雪莲

圣雪莲

刘老师,读了你的博文受益匪浅,我刚上道,是个大二学生。嘿嘿,顺便我也转载了哈

2012年4月7日回复转发

  • easoncxz

easoncxz

克服偏见,崇尚理性,从别人的经验学习。这是很不容易的啊! 迟点再回来重新看。

2012年5月26日回复转发

  • zbg

zbg

正在复习明天要考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桑标),看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你文章的最后两段比较相似~

2012年6月17日回复转发

  • 林建楠

林建楠

受教了,对我而言,这些都是很新鲜的想法。

2012年8月17日回复转发举报

  •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

厉害,心理学分析大师

2012年11月6日回复顶(1)转发

  • wdd_test

wdd_test

不错

2012年12月19日回复转发

  • 海上回归线

海上回归线

"谁说人不会两次踏入一条河流?" 这句话还希望斟酌之后再写,我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但是要是研究过唯物论的话"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不仅是相对于人,而且相对于河,因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可能存在同一条河流,虽然可能名字还是这个名字,但是严格来说这条河已经不是以前的那条河流了. 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万物皆变.

1月23日回复转发

  • 巴菲特

巴菲特

[神马]

1月24日回复顶(1)转发

  • 心念如一

心念如一

一点个人体会: 旧有的历史习惯及个人习惯思维,可能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比如赚钱的思维定势,可能只是原始人及大饥荒时代的产物。 亲身经历了就一定能够明白吗?其实未必,如同很多成功人士总结的成功经验一样,未必全面,里面含有夸大的个人因素及刻意或无意隐藏的一些外界因素。(认知偏差的客观存在,每个人都不可能懂得所有的东西,了解所有的情况。虽然我们不是“何不食肉糜”的昏君,但本质上我们每个个体的认知都是不全面的。) 感同身受而不推己及人,可以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但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是如何想的。

2月1日回复转发

  • aaa

aaa

麻烦能把哪些斜体+灰色字体的那些文字改改吗? 太难看清楚了。 看一会就眼睛疼。 把斜体取消掉吧。。

2月12日回复转发

  • 思考进行时

思考进行时

觉得作者写的文章真好。看了之后会思考很多,探索和找寻失去的自我。 诚然,好的文章会不断拓宽视野,开启一扇扇窗户,让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从几年前到现在不断的影响和启迪更多的人,对于我来讲堪称启蒙,开始对心理学和哲学感兴趣。

2月19日回复转发

  • 星期八

星期八

M一下有时间再看

3月13日回复转发

  • fanzhang

fanzhang

[给力]

5月6日回复转发

  • 周全♪

周全♪

十分推荐看~

6月20日回复转发

  • FansUnion

FansUnion

(四)尾 这一部分 才是 靓点额。短小精悍,期待呀。。

6月20日回复转发

  • 京公子i-April

京公子i-April

现代社会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否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往往是这类人能够迅速走在别人的前面,在别人跌倒的地方跳过去

6月25日回复转发举报

  • 郭春龙_颤

郭春龙_颤

[话筒]

6月27日回复转发

来源: [http://mindhacks.cn/2009/01/18/escape-from-your-shawshank-part1/](http://mindhacks.cn/2009/01/18/escape-from-your-shawshank-part1/)

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点用处,有什么疑问或建议请在后面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作者(RobinChia)和出处 It so life ,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